<
    卓永先一步迎向沈轻扬,迅速说了说这边的情形。

    沈轻扬见帝后眼看就要成落汤鸡,心头惊诧又不安,到了近前,匆匆行礼后道:“禀皇后娘娘,方才郗王府公子去了卑职的值班房,问卑职能不能带他去高处摘花,他说您喜欢一种无名小花,想送您。只是,话刚说清楚,天气就又变了。卑职就让公子留在原处,自己赶来通禀。却不想,还是迟了一步。是卑职失职,请皇上、皇后娘娘降罪。”

    持盈听完,微微踉跄着后退一步。

    萧仲麟连忙扶住她。

    “没事了。小风没事就好。我还以为……”她以为自己的霉运还没过,又要承受一记晴天霹雳,“等雨小一些,你把小风送去郡主那里。去忙吧,不怪你。”

    沈轻扬称是而去。

    持盈望着苍茫的雨幕,先是微笑,随后开始发抖。

    她蹲下去,双臂环住膝盖。

    萧仲麟俯身捞起她,快步返回水榭,匆忙间没忘了吩咐卓永:“唤人来服侍皇后。”

    ·

    沐浴更衣之后,已是黄昏。只是,这是个没有夕阳、晚霞的黄昏,唯有风雨声。

    萧仲麟没穿外袍,遣了宫人,去西次间寻持盈。

    持盈坐在榻上,手臂绕着膝盖,脸埋在臂间。

    萧仲麟坐下,抬手拢了拢她还未干透的长发,“持盈。”

    持盈嗯了一声,低声问他:“我可以自己待一会儿么?”

    “不可以。”他说。

    过了好一会儿,持盈慢慢抬起头来,无助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“没事了。”萧仲麟抚着她的面颊,“你好好儿的,多想想以后,好么?”

    持盈抿了抿唇,随后,双手握住他的手,看着他手上被自己的指甲掐、划出来的伤痕。

    “你留点儿记号而已,小事情。”萧仲麟揉着散在她背后的长发,“陶陶,能给我笑一下么?”

    持盈低着头,指尖抚着他的掌心,像是没听到他的言语。

    他也就不再说话,不打扰她的心绪。

    室内陷入静默,良久,直到陷入夜的黑暗。

    终于,她轻声说:“为什么?

    “不管是苏妙仪,还是许夫人,我都想知道为什么。看着小风的时候,我更加困惑。

    “小孩子,那是个孩子……

    “小时候我养过小狗。大花猫,它们病了、不高兴了,我都会紧张兮兮;它们寿终正寝之后,我哭得像个傻子。

    “我是个人,可她们把我当什么了?

    “上一次见她们两个的时候,一个没完没了地说对不起我,一个了解我的脾性,索性不说,不让我失态、发脾气。

    “应该是跟我最亲近的两个人,可我知道,往后再不会相见。我再不要见到她们。

    “困惑了这么久,到今天,我明白了——并不明白她们,只是明白了人性——最善良最可敬的那种人性。

    “万幸,有那种人那样对我,爹爹、哥哥、你、阿骁哥、明月……

    “万幸,我应该也是那种人。”

    萧仲麟把她搂到怀里,手掌温柔地抚着她的背。

    “可是……”持盈语声哽咽,落在他肩头的素手,一点一点收紧,抓住他的衣服,越来越用力,用力到手微微发抖,“还是委屈、难过。”

    那些不用在意的事,她知道不用在意,只是,又如何能做到不在意?

    萧仲麟的唇在她额头印下一吻,“该委屈、难过。陶陶,别忍着。”

    她攥着那一角衣服的手来回扯着,语声极缓慢,“我总怕自己会疯掉。这么久了,都在怕。我是这样的……可还是贪心,想孝敬爹爹,想留住你、陪着你,想对得起异姓哥哥、姐妹,还想对得起善待我的朋友。这样贪心,是不对的。”

    萧仲麟搂紧了怀里的人,再一次唤她的乳名:“陶陶。”这样唤她,以前从未有过,但是特别顺口,或许是因为,这名字是那个父爱深重的人为她取的,或许是因为,这名字承载着能让她想来欢喜的过往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她轻轻应声,身体还是无法放松,连手的姿势都未改变。

    “我喜欢你,很喜欢。”他柔声说,“一度,对你是比很喜欢还要多一些——那就是爱,在当时我是那么以为的,也应该就是那样。只是,偶尔想到,我总有些心虚。”

    她等待着下文,连呼吸都更为清浅。

    “这世间事,很多是无法分辨对错。即便怀疑是错的,你走到尽头,错也会变成对。我陪着你,陪你更贪心一些。”他继续柔声道,“如今,我分外确定,我爱你。”

    “你……”持盈搂住他,“这么好。”她的泪掉下来,抬手拭去,又有泪珠滚落。

    “今晚给你一次哭鼻子的机会。”他低头摩挲着她的鬓角,“我不求你宽恕别人,只求你宽恕自己。答应我。”

    持盈用力点头,想止住泪,却做不到。那心绪,就像是受够委屈的小孩子终于找到了诉苦的人,委屈被理解,反倒更难过。

    第一次,她放任自己,在他怀里痛痛快快地哭泣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  重要通知:到结局了。今晚要破例放个防盗章,0点左右放出,明天八点左右替换。亲爱的们一定记住哦,明天上午再看下一章。

    晚安,么么哒(づ ̄ 3 ̄)づ

    第072章(结局)

    072

    又过了两日, 天气终于放晴。

    萧宝明离开皇室, 住到了一所庄子上。郗骁履行承诺, 把允哥儿还给她。

    在郗王府地牢的陆乾,了结了自己的一生。

    各地的折子陆续送到宫中,涝灾区域涉及京城及附近大大小小十七个县。

    郗骁请旨,要离京查看各地具体情形, 会据实上报朝廷,此事了结之后,巡视京城附近几个军营的情况。

    萧仲麟当即应允, 另派了吏部侍郎随他出行, 协助安民事宜。

    走之前,郗骁去了坤宁宫一趟, 看看两个妹妹和小风。

    小风听说他要离开一段日子,立刻舍不得了,也不说话, 只是绞着小手, 眼巴巴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郗骁柔声道:“等我回来就休息两三个月,到时候每日都陪着你。”俞太傅已经在进京的途中, 数日后可抵京,回来后便能接任兵部尚书职, 且能代替他协理皇上处理朝政。太傅可不是吃闲饭的,只是碍于不成文的规矩,不得不返乡丁忧,离开了朝堂这么久。

    小风想了想, 点头,“好。我等爹爹回来。”

    郗骁立时逸出了温柔的笑容,大手揉了揉小风的小脸儿,“真乖。难得啊,两个姑母没把你带的调皮不省心。”

    持盈和郗明月相视一笑。这样的郗骁,是近来才能经常看到的,也是她们最乐于看到的。

    “你放心吧,小风有我们照顾呢。”明月说道,“家里有没有什么事?用不用我回去?”

    “别回去吧?”持盈把话接了过去,“一个女孩子自己在家,想一想就不踏实。哥,还是让明月继续住在宫里吧,闲时让管事把账目送来给她看看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郗骁颔首,“这样自然最好,你多费心吧。”他看看明月,又抱了抱小风,“这俩就交给你照顾了。”

    持盈颔首应下,看着他苍白的脸色,又叮嘱道:“你在外也好生照顾自己,早些回来。”若是可以,真不想让他离京,只让他在家中好生调理一段日子。

    “嗯,这是一定的。”

    话别之后,郗骁回到府中,从速准备,翌日一早离京。

    ·

    夏日总是显得比别的季节漫长,只燥热就让人时常心绪不宁。

    持盈时不时唤路予到后宫,给自己、明月和小风诊脉,让他开药膳方子调理。一来二去的,嫔妃、宫人、官宦之家和太医院见状,对路予很有些刮目相看,慢慢发现这人虽然年轻得很,却有真才实学,太医院院判张罗着把路予的品级往上升了两级。

    路予学以致用,日子过得很充实,一次笑着对持盈说:“我还得在太医院混个十年二十年的。”

    持盈失笑。

    一次,路予会隐晦地提及苏氏产业的情形,“我哥那次获益颇多,派出去协助打理朝廷新增的那份产业的管事说,一切都好,各方的人都是明白人、谨慎人。”

    持盈也只是听一听。

    路予又说:“那母子两个,在距京城几百里的地方,很安分。”

    持盈对此毫无情绪,“不安分的时候再告诉我就行。”

    路予索性又说起许夫人:“许夫人在家修行的消息,已经传出来了。有客登门,都是许大奶奶应承,她谁都不见。”

    持盈嗯了一声。

    路予审视着她,见她眼神慢慢恢复了往昔的灵动,不再是那种透着凉意的沉静,听到这话题的时候是真的没兴趣,不由心头一松。

    终归,她的心结是在慢慢打开。

    路予看得没错,持盈的心绪的确是在逐日好转。

    很奇怪的。有些话不说出来,就会成为一根刺,时时作痛。说出来之后,有一两日觉得心里空茫一片,但在之后,人就莫名觉得轻松了一些。

    一日,她主动跟萧仲麟提起,要见见父亲。

    萧仲麟自然是当即命人传话,让父女两个团聚。

    许之焕再一次见到爱女,长长地透了口气。看得出,她在痊愈之中。

    持盈笑着握了握父亲的手,“爹爹,我真的好多了,快好了。今日先见您,日后再见见大哥、大嫂、二哥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好。”许之焕逸出慈爱的笑容,“我就知道,我的女儿是最聪慧最通透的孩子。”

    持盈与父亲走在林荫路上,絮絮地说起近来自己的一些事情。

    许之焕也告诉她家里一些事,例如他正在亲自张罗次子、三子的婚事,“派人问过他们,两个都说并没遇见意中人,只听我安排。这样一来,我就少不得多斟酌一番,总得给他们挑选明白事理的人到身边。你平时也帮我留意些,觉得哪家的闺秀合适,便告诉我。”

    “嗯,这是自然。”

    许之焕又说起萧仲麟,“诟病你的折子,皇上这几日看到不少。他倒是也不恼,不知打的什么算盘。我就只等着看好戏了。”

    许持盈笑着点头,“我也听说了,跟您一个心思。”她想,日后百官就会发现:萧仲麟态度强硬的时候,对他们而言是幸事;萧仲麟打定主意耍坏的时候,任谁都够喝一壶的。

    ·

    这日午后,萧仲麟唤来梁攸、苏道成:“随朕出宫,去夏家一趟。”

    两个人愣了一会儿才做出反应。苏道成提醒道:“皇上,您去夏家……不合适吧?危险不说,而且天子不宜到臣子家中。”皇上去谁家串门,都是秘而不宣,只是,暗卫和锦衣卫能守口如瓶,夏家的人怕是做不到。